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原理 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簡單的理解為:通過向設備內添加一定量的食鹽水,利用電的電解反應將食鹽水電解成一定濃度的次氯酸鈉溶液,然后將次氯酸鈉溶液儲存以備將來使用。 次氯酸鈉發生器是選用無隔膜電解法,經過電解低濃度的食鹽水,生成低濃度次氯酸鈉消毒液的設備,次氯酸鈉的生成進程包括電解反應和溶液反應。 NaCl+H2O→NaClO+H2↑電極反應:陽極:2Cl--2e→Cl2陰極:2H++2e→H2 溶液反應:2NaOH+Cl2→NaCl+NaClO+H2O
![]() 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系統采用電解稀鹽水制取次氯酸鈉溶液,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添加物,設備的原材料就是鹽,設備全自動運行,人工成本低,因此它的所有運行成本基本可以認為是耗鹽和耗電的成本總和; 電的成本:≤3.5KW(每制成1公斤有效氯耗電<3.5KW) 3.5KW×0.5元/KW=1.75元(全天電價平均0.5元/度) 每制取1公斤有效氯的成本組成為:鹽電 鹽的成本:<3.0kg(每制成1公斤有效氯耗鹽:<3.0kg) 3.0公斤×0.5元/kg=1.5元(工業鹽以500元/噸計算)合計成本:1.51.75=3.25元/kg(有效氯)既每生成1公斤有效氯只需要3.25元。 次氯酸鈉消毒液是一種、、無毒、無害、無殘留物污染的的化學消毒劑。在極低濃度下(5ppm)都有確切的消毒效果;對不同對象、不同物品進行不同目的的消毒時,所需要的濃度和時間都是不一樣的。下面我們來計算一下在自來水
消毒中次氯酸鈉發生器的使用成本: 采用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生產的消毒液消毒,運行費用和lv氣不相上下。改造自來水液lv消毒為電解法次氯酸鈉發生器產生次氯酸鈉液消毒,在運行成本并不上漲的情況下,其不僅安全實用,而且也省去了購置和運輸lv氣等繁雜工序。從具體實踐中得出的成本考核來看,含1公斤有效氯的次氯酸鈉可投加1000/1=1000噸水(自來水常加藥量按有效氯1克/噸左右,大投加量按有效氯1.5克/噸)。如此,則每噸水的投資為: 6.89÷1000=0.0069元 使用一套產有效氯量為1000克/小時的中型次氯酸鈉發生器,如果按每天工作8小 時計算,每天可處理自來水量為8×1000=8000噸,每天運行成本費用為:8×1×6.89=55.12元設備每年運行成本費用為:55.12×365=20118.8元 實際的操作如下: 將普通的食鹽加入設備的化鹽裝置內,溶解成濃食鹽水,打開閥門讓鹽水通過過濾沉淀進入儲鹽液箱;然后,啟動自動配水開關,設備自動勾配鹽水到濃度為3.5%左右的稀鹽水,再打開閥門調節好計量泵,讓經配兌好的鹽水按設定流量通過一組陰陽管組成的夾層式電解槽;啟動整流電流開關,同時打開冷卻水閥門以冷卻電解槽,次氯酸鈉發生器開始工作。這樣,整個設備就生產出了標準的次氯酸鈉發生器液體(濃度為0.6-0.8%左右);藥液自動流入儲藥液箱,便于儲藏備用和隨時投加
|